• 长城网秦皇岛频道欢迎您
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秦皇岛频道 >> 专题新闻 >> 专题报道

[最美医务工作者]王昊翔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张潇月 牛静 2016-07-14 14:54:0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王昊翔,今年38岁。出生在抚宁区台营镇牛角峪村的一个小山沟里。那里山清水秀,民风纯补。由于村子离县级医院、卫生院比较远,看病比较难,所以他立志要当一名乡村医生。 1995年毕业后,他在亲人的劝导下,到抚宁县卫生学校进行学习,1998年5月份毕业。在毕业后的一段时间里,对于该在乡村卫生院工作,还是在本村行医,当时年少无知的他茫然不知所从。一次,在县中医院实习中,接触了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叔。他的左手手指被电锯割破了,伤口很深,血流不止,连夜赶到医院进行清创缝合,路程遥远,老师询问为什么不在村里进行缝合,他回答没有村医。听到这里,王昊翔的心里不是滋味。他想,要是村里有一名乡村医生,大叔就不用连夜到医院来进行缝合了,于是决定做一名乡村医生。

  他深知在村里行医,必须医疗技术要精谌、全面、系统。单凭自己在学校的那些知识,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的看病需求。因此,自己订购了许多医学报刊,VCD,光盘,观看实践技能操作和诊疗常规,还不断地向当地的老乡医、老前辈进行讨教,吸取他们的临床经验,争取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更多更好的医学经典方子送给每一位患者,让他们早日解除病痛。由于不断的努力,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能够熟练的掌握和治疗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真正做到了大病不误诊、小病不出村。他理解病患,明白在病人内心深处,总是希望医生马上能够赶到自己的身边,及时为自己解除病痛。正因为这样,他下定决心,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病人面前,为患者解除病痛的折磨。就这样,他坚持了17年。得到村里乡亲们的认可和赞美。但时刻提醒自己,必须要不骄不躁,继续努力,为乡亲们竭诚服务。他不仅要为辖区的村民们治病,还要承担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治、辖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随访,计划免疫及农村合作医疗等公共卫生工作。负责附近几个村庄约2800左右人口的合作医疗的录入工作。在冬季,白天短,病人多,他只有在晚上录入,为按时完成任务,每晚工作坚持到十一点左右。每年的12月5日、1月5日是给儿童发放糖丸的法定日。他从卫生院领到糖丸后,按照儿童名单,逐一的发到每一位儿童的手中,看着他们亲自服下,保证了药效。老年人的慢性病管理,绝对是乡医工作之中的重中之重。他必要三个月做一次随访,亲自给慢病人员测血压、测血糖,并记录填表,随后再录入电子版。他的付出,为慢性病患保驾护航。尽管工作量大,强烈的责任心使他坚持按时完成领导安排的每一项工作,他坚信,作一名乡村医生,就要作一名合格的乡村医生。

  2003年年,春末夏初,正处非典流行时。当时没有真正的预防措施和整套的治疗方案,大家惊恐非常,不敢离开家门,不敢到公共场所活动,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面对当时严峻的形势,在卫生局卫生院的领导下,让乡医们配合本村村委会的领导们,对外来返乡人员进行全面检查和登记工作。当时工作包括:测量体温、肺部听诊、消毒外来人员的外衣的鞋帽,当天下午四点以前必须上报当地卫生院,并做好和外来人员的电话随访工作,全部由村医处理。就这样,他和村干部们坚持了一个月,直到解除非典。在非典检查的第五天下午王浩翔突然高烧,体温达38.2摄氏度,周身不适,非典的疑云笼罩心头,他深知这是非常时期,自己健康才能承担更多的责任。一边吃药治疗一边祈求不要是非典,终于无恙回到工作岗位。还有甲流爆发时,给本村的疑似病创的张红印监测体温,肺部听诊和当天上报,坚持了两个星期。 2009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村民张在云的妻子病了,他急忙带上了工具,骑着摩托车,赶着去看病。一着急忘记了戴手套,寒风凛冽冻得手生疼。病人的情况很危急,他提出脑出血的可能性,并要求送院确诊,脆弱的生命得到了挽救。他自豪的说:“我的付出是有意义的,缺点觉没什么,明天可以再补。因为我尽到了我的职责,我的心血没有白流,我把汗水和心血献给了我爱心的事业,值得,绝对值得。”

  就这样,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干了17年半,这些年里,没有误诊过,并及时为病患解除了病痛,王昊翔说要继续努力工作,忠于职守,兢兢业业,把生命的全部投入到卫生事业中去,做一名乡村患者的守护神。

关键词:工作,医疗卫生,最美医务工作者

责任编辑: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