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节日反腐”加点“廉政料”
一年一度的中秋将至,纪检部门对节日送礼、公款消费等行为加大监督力度,严防不正之风反弹,取得了明显效果。但记者调查发现,高压之下,节日送礼并未完全销声匿迹,不仅市场上公然出现月饼搭配万元红酒、茅台的豪华配置礼盒,而且,购买、送礼、报账等各个环节更为隐秘。(8月20日,中新网) 中秋佳节来临的脚步越走越快,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对节日送礼、公款消费等“四风”问题的监督、查处力度更是不断加码,单纯的“高价月饼”几乎在各地销售柜台前销声匿迹。看似“高价月饼”遭遇“寒冬”,可谁知豪华月饼礼盒“不在明处而在暗处”,价格不但没下来,反而“更上一层楼”。 据悉,节日期间豪华配置礼盒在市场上公然出现,在多地豪华酒店的商店里,都开设礼品定制服务项目,月饼配美酒、茗茶等各种混搭式礼品价格不菲且上不封顶,奢华程度可谓“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除销售渠道隐蔽进行外,送礼与报销途径暗得更是让人“伸手不见五指”,其将豪华礼盒变身为精便小巧的“提货券”,拿券提货,同时各商场提供“完善”的报账服务,发票内容可以随便开成办公用品、耗材等,购买购物卡的发票可按需开具,只要是商场里售卖的商品种类都可以。如此隐蔽的销售、送礼、报账“一条龙服务”成全了送礼者与受礼者。如此一来,行贿受贿的暗道再次被凿通。 中央三令五申严防节点腐败,不断出台整治措施,为何“天价月饼”欲变着“戏法”出现?笔者认为,一方面是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尤其是节假日更是人际交往的“黄金时间”,消费者浓郁的“送礼情节”为行贿受贿开了一道“大口子”。为打消人们“逢节必送礼”的病态心理,政府应带头捋清人情与原则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社会是法治社会,崇尚人人平等,在任何是是非非面前没有特权、不接受“熟人”优先,通过“送礼”买通“人情”的“花招”在原则面前不起一点作用。另一方面还是我国反腐监督体制在不断升级的“四风”面前仍需进一步完善,惩治力度还需继续加强﹔根除“四风”弊病,仍需持续发力。首先,对巩固、创新制度进一步加强政治,引入群众、社会、媒体等多层次监督机制,整合监督资源,提高监督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其次,进一步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教育与引导,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做到不做“隐形礼品”销售、接纳人群;最后,加大惩处范围,不仅对接受奢侈礼盒的官员进行严肃处理,做到发现一起、曝光一起、惩处一起,同时更要把好企业、商家这道“关”,对纵容贪腐行为的企业、不按规定随意开具各类发票收据的商家深入查处,对此种无视原则、营造不良风气、为腐败滋生提供便利条件的不义之举决不姑息,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打击一起、严罚一起。 在家人团聚、喜气洋洋的中秋佳节,崇廉拒腐、树好家风、坚决抵制“节日腐败”应是党员干部行事的主旋律,唯有行得正、风气清、“廉政料”加得足,中秋佳节方能过的温馨、踏实。(李桐) |
关键词:节日,反腐,月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