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网络民声

【专题】李大钊在秦皇岛革命活动述评

来源: 中共秦皇岛市委党史研究室  作者:吕洪文 李立峰
2019-11-06 09:55:42
分享: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们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李大钊的革命活动遍及全国,秦皇岛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

  李大钊与秦皇岛有不解之缘,秦皇岛被称为李大钊的第二故乡(李星华语)。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同志在短暂的三十八年生命历程中,与秦皇岛有着深厚的渊源,他在秦皇岛地区从事马列研究和革命实践,为秦皇岛地区的革命打下了思想和组织的基础。李大钊早年曾在卢龙县(永平府中学)求学,开始接受进步思想,寻求中国救国救民的道路。他先后八次登临昌黎五峰山,利用避暑期间,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拓荒、播种工作,选择中国新的革命道路。他派遣王尽美到山海关,开展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京奉铁路工人大罢工,并取得罢工的胜利。

  李大钊同志一生的许多重要革命活动都与秦皇岛息息相关。他热爱这里的人民,他热爱这片土地。他在这里工作、战斗,他在这里度假、避难,他在这里生活、学习,视秦皇岛为他自己的心灵家园。李大钊在秦皇岛的生活、学习、工作经历,在其光辉而短暂的革命一生中占有独特的位置,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秦皇岛7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无不留下了革命先驱李大钊的足迹和洒下的热血,浇灌着这块英雄的土地开出了灿烂的理想之花,结出了累累的丰硕革命之果。   

  一、卢龙求学经历奠定了李大钊思想成长的重要基础

  1905年秋天,十六岁的李大钊离开家乡乐亭大黑坨村,进入永平府中学堂学习,这是他整个人生道路的第一次重大转折。永平府中学堂,这所当时滦东地区最早的新式中学,为这位革命伟人今后一生所从事的壮丽革命事业,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和学习条件。 

  永平府即卢龙,是一座历史和文化源远流长的古城。早在春秋时代,这里曾是孤竹国的国都,卢龙还是京东的一个军事要镇。永平府中学堂前身是创建于清代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的永平府敬胜书院。1902年奉诏改称永平府校士馆,废止科举后改建为永平府中学堂。李大钊入学那年,永平府中学堂才真正变为一所从事新式教育的普通中学。 

  李大钊上中学,赶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机。特别是科举废止,使他不再为一级级参加科举考试而疲于奔命,可以放松思想认认真真地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以实现求学上进,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的心愿。 

  李大钊入永平府中学堂为第二班学生,学名李耆年。从此,他的思想进入了一个新天地。学堂教授两类课程,一类是中学,包括经学、文学、史学和“通考”之类的政治学;一类是西学,包括英文、数学、外国地理和历史、格致学、外国浅近政治学和体操等。李大钊聪明好学,进入中学堂后,更加勤奋读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学堂内设有藏书室,李大钊在课余时间经常去那里阅览宣传新思想的书刊,尤其喜欢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文章。他的同学韩湘亭曾回忆说:李大钊“受课之余,好读康梁文章,手把一编,日无暇息”。在潜心研习,独立思索之余,他还非常注意寻觅知音同道,共同研读学说,评议国事,探索救国挽民的良策。李大钊和一些进步同学把民族英雄文天祥、明末爱国志士朱舜水等视为学习的楷模。他们还经常在课余饭后到古城西滦河沙滩上散步,谈论“戊戌变法”的英雄,渴望为民族解放喋血献身,为救国救民大业而奋进。

  早在公元前16世纪就被商朝称之为孤竹国的卢龙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大钊在学习之余,也常到学堂门前高大的佛罗尼经幢前浏览,欣赏这座重修于公元1171年的古文化建筑。有时登上雄伟的永平府西城墙的门楼,观赏城下一千多年历史的旧码头,防洪堤坝、漕运河道。这些,都激发了幼年的李大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恋,更加促进了他为民族解放而努力学习的积极性。

  从1905年春到1907年夏,两年多的永平府中学堂学校生活,使少年李大钊接触了“新学”,受到了启蒙,开始焕发着“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事业”的爱国思想。这种爱国主义思想深刻地影响、决定李大钊一生的历程和命运。到1907年夏,他改造社会的思想日趋加深,救国救民的认识发生了飞跃,他感于国势凌夷,慨然起研究政治,以期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思想。他认识到只有潜心研究政治才是建筑真理和实现伟大抱负的根本途径。

  二、五峰山成为李大钊传播马列主义的重要阵地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并积极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1913年,李大钊读书之余研究了不少主义、学说,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又深感所研究的主义、学说不能解救中国于危厄之中。二十世纪初叶,在日本知识分之中开始研究传播欧洲新起的马克思主义。当时在日留学的李大钊出于强烈的求知欲望,从图书馆中借来了由日本著名学者幸德秋水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利用课余的时间埋头攻读。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李大钊坚信马克思主义能够救中国,能够拯救中国于水火之中。在俄国革命的直接影响下,李大钊实现了从爱国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他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新纪元》《再论问题与主义》《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重要文章。李大钊已经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研究,他已经成为了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其中,《再论问题与主义》《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都是在昌黎五峰山撰写,五峰山成为李大钊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要阵地。

  李大钊到昌黎五峰山从事革命理论研究并不是偶然的。李大钊正如他在《游碣石山杂记》中所述:性乐山,遇崇丘峻岭,每流连不忍离去。对童年昕夕遥见之碣石,尤为神往。他于1907年从永平府中学肄业到天津考入北洋水师政法专门学校后,乘学校放暑假之时,与三个同乡学友一起冒雨游历了五峰山,在韩文公祠受到守祠人的热情款待,与碣石山结下了初度之缘。1913年,他从法政学校毕业后去日本留学,特意到五峰山韩文公祠山居数日,借以与祖国的壮丽山川作别。1917年春天,他由日本回国后,在从北京回家的途中,又到碣石山旧地重游。1918年1月,他在北京大学担任图书馆主任后,把五峰山作为自己每年夏天避暑的地方,在此从事写作研究。昌黎县的五峰山风景优美,山色秀丽,被李大钊誉为“人间奇境”。1907年夏天,李大钊赴天津投考北洋法政专门学校,由天津考学归来,他与几位同乡学友,借返乡之便,一起去碣石山观光游玩,由于天空浓云密布,便改道去五峰山,此后便与昌黎五峰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07年至1924年先后多次登临五峰山,他曾在此游览、度假、避暑、避难,并在此写下许多歌颂五峰山自然风光的散文、诗歌、杂文,如《游碣石山杂记》《旅行日记》《五峰游记》《自然与人生》《山中即景》《岭上的羊》《牺牲》。1919年,他在这里完成了对中国革命影响深远的两篇文章《再论问题与主义》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18年夏,李大钊在昌黎五峰山避暑期间,他利用这里幽静的环境,潜心研究、学习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书刊和资料,探索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分析中国革命屡受挫折的原因,进行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拓荒工作,对中国革命方向和道路的理论进行了思索。在这年秋末初冬,李大钊在北京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群众集会上发表了演说《庶民的胜利》,并写出了专述《Bolshevism的胜利》,并且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表明李大钊已经认同俄国革命所实行的“布尔什维主义”,并准备把革命的社会主义引入中国。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北京反动政府加紧对“过激派”的迫害,李大钊不得不暂时离开北京,避居五峰山,继续从事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工作。临行前,7月20日晚,他看到了《每周评论》上胡适先生写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文章。李大钊到五峰山后,首先写了给胡适的一封公开信《再论问题与主义》,这封信发表于8月17日的《每周评论》上。公开表明,“我可以自白,我是喜欢谈谈布尔扎维主义的……我总觉得布尔扎维主义的流行,实在是世界文化上的一大变动。我们应该研究他,介绍他,把他的实象昭布在人类社会……”他驳斥了胡适的观点,旗帜鲜明地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开始准备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他已在中国率先接受马克思的“阶级竞争说”,选择了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并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紧接着,李大钊又写了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长篇论著《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文2.6万字,文中概括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他指出,马克思的整个学说都是以其特有的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为理论的基础,用以论证和阐明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和变化,预言了社会主义制度必须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而起。这篇文章是我国最早、全面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的重要著作,在《新青年》上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不少革命青年,通过接受《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思想转移到马克思主义的轨道,就连陈独秀的思想,也是受李大钊的影响,开始转移到马克思主义的轨道上来。这篇文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同时也表明李大钊此时已经成为一个信仰坚定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这说明昌黎的五峰山是李大钊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重要阵地。

  李大钊同志多次到五峰山游览、山居,这里的自然美对他的思想、性格的形成,革命情操的陶冶,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喜欢“晨暮呼吸烟霞,日必攀松披榛,录登绝巘”的山居生活,觉得山中一草一木都有幽趣。他把五峰山挖到的一块墨黑水晶石,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办公室的书柜里,天天观赏。他在1919年夏天从五峰山回到北京后,他在《新生活》第12期上发表了随感录《牺牲》,他认为“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说明,李大钊作为一个革命者已经有了随时为革命牺牲的精神,达到了人类思想的最高境界,正是这种大无畏的献身精神,让他为自己所从事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自己的鲜血书写了人生最壮丽的篇章。

  三、秦皇岛成为李大钊指导工人运动的重要基地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成为中国共产党北方组织的负责人。他亲自到长辛店做了实地调查,深深感到了北方以组织工会为中心的工人运动,必须立即转到向反动统治阶级开展大规模的罢工斗争。

  李大钊认为,要把打倒军阀、打倒国际帝国主义的民主革命推向高潮,必须把革命的重点放在铁路、矿业方向。他明确指出,铁路是直系军阀的私有财产,又是他们逐鹿中原、控制北京中央政权的交通命脉。如果在铁路推起一场狂风暴雨的罢工热潮,必然会对军阀及其军阀政权的致命打击。1921年冬,根据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以李大钊为书记的中国共产党北京区委,及时提出了一个在京奉铁路及唐山地区开展工人运动的斗争计划,同时还部署了在1922年秋冬季节进行工人大罢工的准备工作。1922年4月,在山海关爆发了直系军阀与奉系军阀的战争,这次战争以直胜奉败而告结束。李大钊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向吴佩孚提出“保护劳工”的建议,吴佩孚欣然把这项建议列为他的“召开国民大会、恢复法统、保护劳工、主权独立”四大政治主张之一,从而给我们党开展工人运动造成了有利条件。李大钊还向北洋政府交通总长高恩洪建议,向各铁路派遣密查员,帮助铲除“交通系”。李大钊利用这一时机把我们党的几名干部推荐去当了“密查员”,安体诚、陈为人便以“密查员”的身份来到山海关铁路,他们了解了这里的工人情况后,向北方分部写了报告。随后,李大钊就派出了劳动组合部北京分部成员、共产党员杨宝昆,去山海关铁路开展工作,进行革命活动。杨宝昆是我们党和李大钊同志派到山海关的最早的第一个共产党员。

  20世纪初,秦皇岛是我国北方产业工人比较集中的地区。境内有山海关造桥厂、开滦矿务局秦皇岛经理处、长城煤矿和柳江煤矿,共计有产业工人8600多名,其中铁路工人已达到2800余人。李大钊对秦皇岛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情况既熟悉也非常关注,他把秦皇岛地区作为北方工人运动的重要基地。1922年8月,为加强对山海关铁路工人运动的领导,创造斗争条件,李大钊和中共北京区委,派遣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副主任王尽美赴山海关,直接组织和领导山海关京奉铁路工人的罢工斗争。王尽美是李大钊培养成长起来党的早期工人运动卓越领导人。早在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之初,王尽美就两次从山东赶赴北京,向李大钊求教,从此两人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在李大钊的指引下,王尽美在山东也组织起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并开始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之后,又亲自派人到山东,指导王尽美在山东建立共产党小组。1921年山东共产主义小组成立,王尽美为小组的领导人。当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王尽美与邓恩铭作为山东代表,出席了这次代表大会,成为我党的创建人之一。

  1922年8月,王尽美来到山海关,化名刘瑞俊,住在老铁路工人的家里,常常与铁路工人们谈心,并利用铁路工人夜校积极宣传革命道理。他与杨宝昆发动14名工人联合起来,由他亲自动笔写“禀贴”,交予当时的临榆县公署,并与之当面据理力争,经过一番斗争,在山海关建立起“京奉铁路山海关工友俱乐部工会”。

  当时,山海关造桥厂名义是官商合办,实际上为英国人所操纵。厂内的一批大大小小的封建把头,他们与英国资本家狼狈勾结,层层盘剥工人,工人的收入无法养家糊口,生活极为艰苦。赵壁时为京奉铁路制造厂的监工,心毒手狠,常常欺压工人,工人早已对其恨之入骨。王尽美领导工人开展反赵壁的斗争,给工厂和京奉铁路局双方施加压力。不久,铁路局派人前来督办,于9月14日宣布把赵壁等几个工头开除,一下子就使工人们挺起腰来。

  反赵壁斗争胜利后,王尽美及时把斗争引导到改善工人生活待遇和争取工人基本权利的目标上来。铁路局当局拒绝了王尽美提出的条件。王尽美早就料到当局是不会轻易答应工人的要求的,做好了充分的应付准备。按原计划,10月4日在王尽美和秘密党小组的领导下,山海关京奉铁路工友俱乐部正式宣布罢工,参加罢工的工人多达1500多人。

  为了进一步鼓舞士气,得到全国各界支持,王尽美写了电稿,宣布了罢工真相,揭露了铁路局当局的欺骗行为,表示誓死坚持。文中写到:“不罢工也要冻死饿死压迫死,与其受辱死,不若奋斗死。所以于4日起,东西两厂一律罢工,若当局不容纳我们的要求,我们虽死不辱。”电稿同时又增加了“承认工人俱乐部为正当团体”“罢工期间工资照发”“罢工事过不得借故开除工人”三个条件。

  宣言发出后,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同情,得到长辛店、江岸、唐山等地工人组织及海员工会的支持和声援。10月9日,1100多名山海关铁路工人以“卧轨截车”的英勇行为,迫使京奉铁路局于10月12日做出答复,答应了工人提出的条件。历时九天的山海关京奉铁路工人大罢工取得了胜利。

  王尽美根据李大钊的指示,扩大中国共产党在工人中的影响,培养工人中的积极分子,建立党的秘密组织,1922年11月,王尽美和杨宝昆看到工人阶级的觉悟提高了,先进分子和骨干涌现了,他俩介绍俱乐部总干事刘武和俱乐部委员长佟惠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建立以杨宝昆为组长的党的秘密小组,使其成为领导工人运动的核心力量,直接受王尽美的领导。

  山海关京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工人运动成功范例之一,它为京奉铁路工人树立了一面胜利的旗帜,在中国铁路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次罢工不仅改善了工人的经济待遇,而且从政治上打击了帝国主义、资本家以及封建把头的反动气焰,显示了中国铁路工人的强大力量,同时也极大鼓舞了各地的工人斗争,很快促成京奉铁路唐山制造厂、开滦煤矿工人的罢工斗争,在国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王尽美同志又作为开滦五矿工人同盟罢工指挥部的重要成员,于10月16日,直接组织领导了秦皇岛港口工人大罢工。秦皇岛港口工人罢工持续了一个月之久,有力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开启了秦皇岛港口工人运动的新篇章。

  纵观李大钊同志的一生,他的革命生涯主要分早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李大钊同志在秦皇岛的经历贯穿了这三个时期。李大钊在秦皇岛求学、游览、山居、从事革命活动,使这里真正成为他心目中的“第二故乡”。李大钊在昌黎五峰山居时,触景生情,曾给自己起笔名“孤松”。如今的五峰山,松树成林,郁郁葱葱。90多年过去了,正如李大钊所预言的:红旗将会飘满北京城。李大钊参与创建的中国共产党,已经由最初的不足百人,发展成为具有9000万人的世界大党;李大钊所传播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已经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当前,李大钊同志平生追求的革命事业和理想,已经成为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夙愿。秦皇岛人民正以大钊精神为动力,牢记初心使命,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干劲、坚韧不拔的毅力,加快建设新时代沿海强市、美丽港城和国际化城市,为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秦皇岛篇章砥砺奋进。(作者:吕洪文 李立峰)

关键词:李大钊,革命活动责任编辑:李兴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