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频道 > 今日聚焦

李大钊与五峰山的故事——在这里,他为建党发出先声

来源: 秦皇岛晚报  作者:王鸽
2021-04-01 17:27:48
分享:

在河北乐亭县的李大钊纪念馆前广场,矗立着8面描绘他一生重要经历的浮雕墙,其中两面关于五峰山,足见这座位于昌黎县的崇丘峻岭,在李大钊走向革命先驱道路上的意义。

8次登临五峰山,游览、暂居、避难和从事革命活动,李大钊钟情于此地,把它视为“第二故乡”。1919年,在第五次来到五峰山时,他于山间的韩文公祠写下了《再论问题与主义》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面深入地介绍、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当时国人还很陌生的学说,为中国大地开辟鸿蒙,发出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先声。

如今,中国共产党走过100年的光辉历程。2月26日,我们回溯先驱脚步,追寻“大钊足迹”,一路从他出生的乐亭县大黑坨村故居、李大钊纪念馆再回到秦皇岛市昌黎县的五峰山。

沿着宽敞的盘山路来到山脚下,面前五座山岭并肩而立,峭拔入云,虽未到花草繁茂的季节,但漫山松柏青翠,放眼是勃勃生机。山腹处隐约可望见韩文公祠,在其对面的前界石岭上,一座高大的汉白玉李大钊雕像负手而立,沐浴在山光中,静静地指引着一段历史的纵深处。

访过李大钊纪念馆和故居,再登五峰山,感受十分奇妙。在馆中刚刚读到的李大钊历次游山所写诗句中的奇观,与眼前怪石嵯峨、迤逦清秀的景色尚能一一应对。此刻,时光忽而交叠,那曾纵情山水的淳厚少年和日后远眺着群峰思考的一代先驱的身影,仿佛还都在这座山间。

1907年,18岁的李大钊与3名学友在暑假返乡的途中,冒雨第一次游历了五峰山。五峰环屏的景观和守祠老人刘克顺的热情相待,给从小喜爱大山的李大钊留下了美好印象,称作“生平此游最乐”。

4年后,李大钊从天津法政专门学校毕业,为寻求救国之道,准备去日本留学。出发前,他又登上五峰山,在韩文公祠暂住。其间,昌黎车站发生了5名铁路巡警被日本驻军枪杀的惨案。

李大钊闻讯悲愤交加,祖国山河之美再也无法让这个青年人平静下来。面对黑暗的现实,他在五峰山上盟誓报国,并写下《游碣石山杂记》:

“彼倭奴者,乃洋洋得意,昂首阔步于中华领土,以戕我国士。伤心之士,能无愤慨?自是昌黎遂为国仇纪念地。山盟海誓,愿中原健儿,勿忘此弥天之耻辱,所以不与倭奴共戴天者,有如碣石。”

盟誓碣石后,李大钊东渡日本求学。回国后,他多次重返五峰山,探望结下深厚情谊的刘克顺老人;在幽静山林中,潜心研究俄国十月革命的真谛;登上山巅静坐、思索,以尽览风景的胸怀坚定革命信心;撰写介绍马克思主义著作时,他用山顶上最喜爱的一棵孤松作为自己的笔名。

李大钊从这里针对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寄出著名公开信《再论问题与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论战。随后,他在韩文公祠笔耕日夜,撰写出中国最早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长篇论著《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由此擎起马克思主义大旗,扩大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24年5月,为躲避北洋政府的追捕,李大钊最后一次来到五峰山。不久,他接到作为代表参加共产国际大会的通知。

在告别五峰的夜晚,李大钊给妻子赵纫兰写下一封家信,满怀信心地说:“目前统治者的这种猖狂行为,只不过是一时的恐怖罢了。不出十年,红旗将会飘满北京城。看那时的天下,竟是谁人的天下!”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军阀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牺牲前,他还在竭尽全力保护战友和同志。

如今,红旗猎猎已满天下,匆匆一别后,五峰山却再也没等到李大钊的归期。然而,这里的人们却没有忘记那个于此勾勒出鲜红党旗雏形的先驱者。

为缅怀李大钊,1985年,昌黎县人民集资重修了韩文公祠,并在五峰山上竖起了李大钊的汉白玉立像;1997年,五峰山韩文公祠被列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上李大钊塑像等纪念设施,被定名为“五峰山李大钊革命活动旧址”;2009年,为迎接建党90周年,昌黎县对五峰山上的纪念设施进行了维修改造;2010年,五峰山前界石岭的李大钊全身立像重塑,高4.3米、重11吨,周身洁白,更显巍峨、肃穆;2014年,“五峰山李大钊革命活动旧址”被命名为河北省党史教育基地,至今累计参观、瞻仰者已达50余万人次。

26日下午,走进韩文公祠,其中有修整一新的红色展厅和精美塑像,也保留着李大钊的一个小铺盖卷和泛黄的笔迹,好似还能在此间瞥见他的音容笑貌。

山下的五峰山村,也相传着李大钊来到这里,为村民传播抗日救国思想的故事,而当年那个饱经战火和穷困的小山村,已迎来了崭新的生活。

如今,被评为红旗党组织的五峰山村党支部,带领全村建起果树种植、生猪养殖合作社,改造居住环境、打造美丽乡村,一步步变得现代化和富庶起来,不正是李大钊所期盼的未来之中国的缩影?

返程时,夕阳西斜,眼前的大山和李大钊雕像被染成金色,仿佛先驱者拨云见日的觉醒光芒,也似他宽厚的目光洒向肩膀。早已习惯脚下土地安然祥和的我们,面对李大钊雕像,向先烈深深三鞠躬。(记者 王鸽

关键词:李大钊,五峰山责任编辑:杨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