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频道 > 今日聚焦

秦皇岛市“‘双聚焦’为民办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七场全程实录

来源: 长城网  作者:祖迪
2021-08-18 15:17:05
分享:

秦皇岛市“‘双聚焦’为民办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市海洋和渔业局专场。长城网记者 祖迪 摄    

长城网8月18日讯(记者 祖迪)8月18日上午9时,秦皇岛市“‘双聚焦’为民办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七场——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专场新闻发布会在秦皇岛日报社新闻发布厅召开,全程实录如下。

秦皇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张建军: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两个聚焦’为民办实事”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专场新闻发布会。很高兴邀请到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王京,四级调研员姜集伟,港口管理科科长 郭剑勇,水产资源管理与质量安全科科长石云海向大家介绍市海洋和渔业局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

首先,请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王京介绍总体情况。

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党组成员、三级调研员王京:

秦皇岛市河北省唯一零距离沿海城市,碧海金滩是我们的亮丽名片,也是我们的资源财富。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作为全市海洋事务综合管理部门,保护好、利用好、开发好大自然赋予的宝贵海洋和岸滩资源,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局围绕为民办实事核心要求,聚焦主责主业,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办成了一批惠民利企的民生实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海洋、渔业领域走深走实。

一、实施金沙湾及大蒲河河口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进一步巩固海洋生态修复成效

海洋生态修复与保护,不仅是长远发展的需要,更是惠及民生的大事。近年来,通过北戴河及相邻地区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生态修复等项目的实施,已累计修复岸线约37.35千米、整治湿地987.98公顷、修复岛体37.5公顷。为进一步巩固海洋生态修复成效,本着“尊重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我局组织实施了金沙湾及大蒲河河口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重点对金沙湾、大蒲河河口砂质岸线进行生态减灾修复2.55千米、退养还海2935.23公顷,提升区域海岸带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同时在改善沙滩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满足其休闲属性进而达到老百姓关注的浴场需要。

工程于2020年12月3日正式进场施工后,我局实行“有事就议”原则,在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中全力保障工程顺利实施;建立工作联动机制,与北戴河新区管委会分工负责、密切配合、有序推进,为项目顺利开展保驾护航;不断总结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生态修复项目经验,对秦皇岛市海岸带保护修复项目进行专项资金的规范管理。

目前,主体工程全部完成,修复岸线总长度2.55 千米,正在组织对施工区域的滩面及周边环境进行清理扫尾。工程的实施,可以有效缓解海滩侵蚀后退情况,能够抵御、削弱风暴潮、台风对沙滩后缘旅游设施、市民建筑等生产生活设施的影响,切实保护老百姓财产安全。此外,金沙湾、大蒲河河口岸段的生态环境提升后,其旅游品质也相应优化,能够带动地区海洋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

二、建设入海河流在线预警监测站,保障海水水质稳步提升

近年来,我市先后建设入海河口生态预警在线监测站11座,在重要功能区和河口投放监测浮标5个,初步建立了全市海洋生态预警立体监测系统,有力地保障了旅游旺季海洋生态安全。

为进一步提升海洋生态预警监测能力,2020年,我局投资1065.5万元,实施了秦皇岛海洋生态预警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在新河口、排洪河口、沙河口、前道西河口、归提寨河口、小黄河口续建6座入海河口生态预警在线监测站,实现了全市17个入海河口在线监测全覆盖。这在国内尚属首例,是我市海洋预警监测工作的新突破,对全市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具有里程碑意义,将为海洋生态保护、海洋防灾减灾等工作提供科学、及时、有效的数据保障与技术支撑。

2021年初,我局又对17座监测站配件设备进行了更新,对部门功能进行了优化提升,并向河北省秦皇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推送在线监测数据,为加强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入海河流治理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监测结果显示,2021年上半年各入海河口水质状况整体较好。

三、养殖渔船实现通导设备全覆盖,全面提升渔民生产作业安全保障水平

渔业生产点多、面广、线长,受海洋灾害性天气影响大,不确定、不可控隐患多,加之渔民安全生产意识技能限制,极易发生生产事故,直接威胁渔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托传统管理方法,当渔船作业发生碰撞、沉船等危险情况时,不能有效获取事故信息和发送求救信号,难以做到及时有效救援。

为此,2020年我局投资200万元,以北戴河新区为试点,实施了养殖渔船通导设备安装一期项目,为500余艘养殖渔船安装通导设备,开始填补养殖渔船信息化监管空白。2021年,又投资600万元,推进实施海洋养殖渔船通导设备安装二期项目。我局专门成立了养殖渔船通导设备安装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调度解决项目实施中的有关问题。针对渔民生产,无暇安装,协调安装企业利用傍晚、大风天气等生产闲暇时间进行安装;针对个别渔民认识不够、积极性不高,组织工作人员入渔村、上渔船,进行面对面宣传,取得渔民理解和支持,力争尽快完成全市2000余艘在册合法养殖渔船全部安装通导设备,实现养殖渔船定位监测全覆盖。

通导设备功能强大,是养殖渔船安全生产的保护伞。它可以实时对养殖渔船出港和入港时间、所在位置、航向及船速等航行静态和动态信息自动进行记录与传输,对航程、航次、航迹等进行科学分析,并自动上传到局指挥中心渔政信息化系统管理平台,持续获取船位信息、船舶动态信息,实现船舶信息识别、船舶流量统计、航程统计、渔船作业情况统计,满足了渔船规范化管理和渔民自身安全生产需求。

四、实施渔港规划和渔港整治改造提升项目,切实改善我市渔港环境

渔港是渔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发展休闲渔业、推动渔港经济区建设、实施渔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平台。由于规划建设不足,我市渔港存在“港乱、港破、港弱、港贫”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渔港服务渔民和实现渔村振兴功能。根据新出台的《秦皇岛市渔港布局规划方案》,原有的7座渔港和14处渔船停泊点整合为10个渔港,其中一级渔港2个,二级渔港3个,其他渔港及渔船停泊点5个,形成以一级渔港、二级渔港为龙头,以其他渔港为支撑的防灾减灾和生产服务体系。目前,已取缔了金山嘴、归提寨和省办浴场3个渔船临时停泊点,山海关渔港和秦皇岛渔港(渔轮码头和新开河港区)纳入首批省政府公布的渔港名录。

在此基础上,我局积极实施全市渔港的整治改造提升项目,推动渔港港区亮化、生态绿化、环境美化。争取油补政策调整资金2800万元,先后为5个沿海县区9个渔港环境进行整治和改造提升,共完成渔港场地硬化和小广场建设21298平方米,港区绿化18824平方米,建成环保厕所15座,配置垃圾箱、污水收集箱237处,固废、废水收集站17处,购置清污车、船等设备13套,新建改建水电基础设施设备建设8处,增补码头护舷设施170米,迁建渔港综合管理中心400米。

通过实施渔港规划和渔港环境改造提升,优化渔港布局升级改造现有设施,全市渔港港容港貌得到根本改善,渔港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渔业的科学管理水平不断加强,初步实现渔港功能从“依港管渔、依港促安”到“依港兴业、依港兴城”迈进,促进了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五、大力发展休闲渔业,进一步加快现代渔业发展步伐

我市滨海、旅游资源丰富,通过近些年的努力打造,已建成秦皇岛市海东青食品有限公司海上休闲渔业观光平台、沙雕海洋乐园海上休闲渔业观光平台、秦皇岛冀弘渔岛温泉度假村、碧霞庄园、柳河溪谷等休闲渔业基地和北戴河连体连片美丽渔村。同时,利用油价补贴资金全力打造10个休闲渔业基地项目,预计可吸纳下岗就业人员300余人。

在历年创建完成休闲渔业基地的基础上,2021年重点打造沿海休闲渔业观光线路,对秦皇岛市海东青食品有限公司、秦皇岛冀弘渔岛温泉度假村有限公司等沿海休闲渔业示范基地项目进行改造提升,新打造北戴河新区鱼来鱼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秦皇岛市江鑫水产冷冻有限公司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和秦皇岛七里海渔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形成“一带多点”休闲渔业发展格局,丰富市民生活。

六、实施养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项目,全力促进我市渔业产业转型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市渔业走上了转型升级的发展之路,传统渔业生产以捕捞、粗放养殖为主的模式逐渐向“绿色、科学、健康、精细加工”的模式转变,浅海筏式养殖、海洋牧场增养殖、工厂化车间养殖和海水池塘养殖结构逐步优化。

近年来,虽大力发展海水工厂化健康养殖,推进海水池塘精作细养,建设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解决了一定程度的尾水排放问题,但仍有部分养殖池塘工厂化车间需要改造升级,尾水排放需要集中收集处理。为此,我局充分利用上级油价补贴资金,全力推进16个水产养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项目建设。项目完成后,我市水产养殖的生产空间布局会进一步得到优化,转型升级目标基本实现,优美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基本形成,人民群众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

七、组织集装箱补助资金申报发放,推动集装箱运输强劲发展

秦皇岛港近年来着力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积极发展集装箱综合中转能力,提升秦皇岛港集装箱集疏运业务水平。为更好地推动集装箱货运发展,进一步拓展“散改集、杂改集”运输模式,根据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政策要求,本着发展共赢原则,我局组织秦皇岛港各集装箱运输企业开展了2020年度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补助资金申报工作。

申报过程中,我局认真组织、积极协调、细致指导,并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核,确保申报材料完备、科学、准确。截至目前,秦皇岛市2020年度沿海港口集装箱运输补贴资金1628.145万元已全部发放14家港口集装箱企业。

集装箱运输发展补助资金的申报拨付,将进一步促使秦皇岛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解决相关运输企业“散改集、杂改集”转型时期的资金问题,为我市港口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助力。

八、完成港口服务企业许可转备案工作,全面简化程序、提升安全监管水平

港口区域的企业经营活动,根据《港口经营管理规定》一直采取的是行政许可制度。由于港口企业数量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按照行政许可审批要求,各项核查活动对小型企业造成一定工作负担。2018年底,交通运输部《港口管理经营规定(修订稿)》,将港口服务企业由许可审批制转为备案监管制,港口行业的经营审批和监管发生重大变革。

鉴于时间紧,任务重,我局专门成立了港口服务企业备案工作小组,强化领导、集中力量,按照“建数据、找方法,实地查、寻突破”的工作思路,利用多个周末时间进行材料集中审核,对材料不完善和制度执行弱的企业,进行现场指导,帮助企业定制度、定措施,完善各项安全管理要求,以“一站式”的程序,简化办事程序和流程,帮助企业顺利完成许可转备案工作。

截至目前,已完成备案的230余家港口服务企业安全责任清晰,管理制度完善,操作流程正规,应急响应完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十四五”开局之年,秦皇岛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机遇期,我局作为涉海事务综合行政管理部门,将不断强化主体责任,实现海洋、渔业、港航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秦皇岛市民交出一份靓丽答卷。

秦皇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张建军:

谢谢介绍。下面请媒体朋友就关心问题进行提问。

1.记者:现在,我们能看到秦皇岛近岸海域及周边环境的巨大变化,近年来市海洋和渔业局在海洋生态修复上都做了哪些工作,同时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新动作吗?

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四级调研员姜集伟:

感谢这位记者提问,秦皇岛是一座美丽的滨海城市,海域面积1805.2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62.7公里,拥有中国北方最优的沙质岸线,可以说我们依海而生、向海而兴、因海而美。

自2013年,我市尝试以保持自然风貌的“原汁原味”为基础,又秉承“服务于人”的核心理念,先后实施了北戴河及相邻地区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二期、三期,河北省石河南岛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生态修复,中央财政支持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等6个“国字号”任务共计31个子项目,向上争取中央资金约13.68亿元,累计修复岸线约37.35千米、整治湿地987.98公顷、修复岛体37.5公顷,有效缓解了海滩侵蚀后退情况,抵御、削弱风暴潮、台风对沙滩后缘旅游设施、市民建筑等生产生活设施带来的影响,切实保护了老百姓财产安全。

在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指导下,我市坚持摒弃“景观”思维,运用“简法”思想,提出了“覆植沙丘-滩肩补沙-人工沙坝-离岸潜堤”的砂质岸线修复模式,以达到“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效果。通过沙丘、补沙、沙坝、离岸潜堤来削减波能、提供砂源,形成对岸线的多重防护,不仅能够改善沙滩生态环境,又能满足其休闲属性进而达到老百姓关注的浴场需要。经过多年的披荆斩棘、爬坡探索,我市海洋管理机制逐步健全,生态修复手法逐渐成熟。

接下来,结合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我局拟实施秦皇岛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重点解决金沙湾、东沙河岸段海滩侵蚀和七里海潟湖生境破碎问题,这个项目也有效衔接了2020年海岸带保护修复项目—秦皇岛市金沙湾及大蒲河河口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和2016年“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七里海潟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一期),达到“以点带面,从线到片”的系统生态修复效果。

2.记者:我市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如何,“十四五”有哪些思路和举措?

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港口管理科科长郭剑勇:

“十三五”以来,我市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保持了持续稳步增长态势。2020年完成62.19万标箱,比2016年增长21%。目前,装箱货物主要为淀粉、玻璃、轮毂等,有力地服务和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十四五”期间,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以城定港”战略,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建设现代化综合贸易港,进一步带动我市经济的繁荣发展。

一是强化硬件,加快港口集装箱基础设施建设,适应集装箱船舶日益大型化发展趋势,增加港口集装箱通过能力。目前,秦皇岛港的集装箱码头和堆场已难以满足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结合港口转型升级,尽快启动东港区集装箱码头建设,形成新的能力。

二是独立自主,积极培育内外贸直航航线,提高港口集装箱竞争能力。立足内贸运输,巩固现有内贸直达航线,逐步增加内贸航线,加密班次;同时大力发展快速直达近洋航线,在现有秦仁航线、日本关东航线基础上,谋划开通至韩国釜山、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东南亚港口的国际集装箱航线。

三是相互带动,促进临港产业发展,培育直接适箱货源。以装备制造业、精品钢材及深加工业、粮油食品加工业、玻璃建材业为重点,充分依托戴卡轮毂、金海粮油、骊骅淀粉、玻璃工业园等支柱企业,扶持和吸引更多适箱产品生产企业落户秦皇岛,提升临港产业和港口的关联度,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四是扩大腹地,推进内陆港和集装箱场站建设,积极发展集装箱铁水联运。落实省政府内陆无水港建设方案,支持港口企业科学规划和发展内陆港和集装箱场站,鼓励和支持在省内外建设内陆港和集装箱场站,延伸港口服务范围,吸引内陆腹地货源,为港口集装箱发展提供更多箱源;积极争取铁路部门支持,实行优惠政策,降低联运成本,科学安排班列,提高周转效率。

五是利用补助政策,推进集装箱铁水联运和“散改集、杂改集”业务。进一步学好、用好、用足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的补助政策,大力扶持在秦皇岛港从事集装箱运输业务的船公司、铁水联运公司、物流公司等开展业务,发挥集装箱运输优势,降低集装箱物流成本,实现与港口的相互促进,互利双赢。

3.记者:刚才发布稿中提到我市休闲渔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打造了一些典型,我想问市海洋和渔业局在推动休闲渔业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目前我市休闲渔业总体发展情况如何?

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水产资源管理与质量安全科科长石云海:

感谢记者提问,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秦皇岛市是河北省的渔业大市,2020年水产品产量26.82万吨,产值44亿元,渔业从业人员4万余人。为促进渔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局按照上级政策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以渔旅融合为切入点,大力发展休闲渔业,不断促进渔业产业向生态环保、旅游休闲方向发展。具体采取了以下三方面措施:

一是出台休闲渔业管理办法,强化政策支持。目前国家、省级层面尚未出台休闲渔业相关法律法规,我局先行先试,破解法律法规空白难题,牵头起草了《秦皇岛市休闲渔业船舶和休闲渔业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经过多轮讨论和意见征求,于2020年6月在市政府第65次常务会议获得通过,正式出台,为我市现有休闲渔业平台运营和发展休闲渔业船舶提供了法规支撑。

二是积极争取产业扶持资金,加快项目建设。刚刚起步的休闲渔业底子薄,基础设施不完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解决资金问题是发展休闲渔业的关键所在。2019年以来,我局共争取河北省渔业油价补贴资金2900万元,用于扶持我市休闲渔业项目建设,为我市休闲渔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是充分整合休闲渔业资源,打造旅游品牌。我局将2019和2020年确定为休闲渔业品牌创建年,结合我市休闲渔业基地特点,积极打造休闲渔业旅游品牌线路,举办全省休闲渔业大会,加强宣传和推介。同时制作休闲渔业基地电子旅游线路图,由省厅统一对外发布。目前我市已打造春赏花、秋采摘、冬农趣等休闲渔业旅游线路3条。

目前,我市已建设了海东青和沙雕2处海上休闲渔业平台,北戴河陆庄、丁庄、河东寨3个美丽渔村,打造了海鑫、海东青、欣远、渔岛、沙雕乐园等5个沿海休闲渔业基地,打造了柳河溪谷、霖达山庄、都山冷水鱼、永新水产、碧霞山庄等8个内陆休闲渔业基地。创建省级休闲渔业基地10个。每个基地各有特色,充分展示渔业文化,可体验渔民生活,可进行垂钓、观光、采摘等娱乐活动,初步形成了集旅游观光、垂钓娱乐、休闲度假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休闲渔业产业,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亮点

下一步,我局将推进我市休闲渔业深入发展,创新“休闲渔业+”的发展模式,促进休闲渔业与旅游、度假、康养等多行业跨界融合、协调发展。

秦皇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张建军:

好,提问就到这里。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键词:发布会,海洋和渔业,生态修复责任编辑:杨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