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频道 > 今日聚焦

秦皇岛市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新闻发布会全程实录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张琦
2024-11-07 16:26:22
分享:

发布会现场。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11月7日讯(记者 张琦)11月7日,秦皇岛市委宣传部、秦皇岛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秦皇岛市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新闻发布会,全程实录如下。

秦皇岛市委宣传部外宣科科长刘海滨:

各位媒体朋友:

上午好!欢迎参加由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秦皇岛市园林城市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到:秦皇岛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霍东升,秦皇岛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庞向征,秦皇岛市海洋渔业局一级主任科员张佳林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有请霍东升副局长介绍整体情况。

秦皇岛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霍东升: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感谢参加今天的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新闻发布会。

秦皇岛市生态环境局认真落实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碧水保卫战向纵深推进,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环境获得感进一步增强,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工作情况作一简要通报。

一、全市水环境质量情况

2024年1-10月,15个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水质优良比例93.3%;桃林口水库、石河水库、洋河水库3个地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13条主要入海河流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海水水质达标率100%。

7月1日至8月31日,除自然灾害和恶劣天气外,全市13条主要入海河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新开河、汤河、七里海、滦河4条河流为Ⅱ类水质,其余9条河流为Ⅲ类水质;北戴河8个主要浴场全部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二、全市水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我市统筹做好河流上下游、左右岸管控,上下齐心,同向发力,全力推动河流水质持续改善。

一是周密安排部署。2月29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签署了总河湖长1号令,部署河湖环境专项整治工作。3月15日,市政府办印发《秦皇岛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方案》,3月2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工作调度会,对总氮削减管控进行安排部署。4月3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警示教育暨总氮治理推进会,推进工作举措落地落实。6月21日,市政府召开旅游旺季入海河流水质保障及强降雨精准管控工作调度会,对前期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梳理、补短板,强弱项,确保旅游旺季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二是提升“三项机制”。强化督导调度,推动“一图两清单”全流域监管、“雨前、雨中、雨后”全过程监管、“测、查、改”全链条监管三项机制落实、落细,常态化开展入海河流支流沟渠排查,及时发布水质预警。

三是加强日常巡查。在入海河流“夏病冬治”专项行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的基础上,常态化开展污染源巡查,累计出动车船3741艘次,清理涉河垃圾6500方,清掏污水检查井2957座,疏通污水管网140公里,清掏雨水管线425公里,清掏雨水井3万座,及时消除河流水质风险隐患;成立支流沟渠治理专班,开展13条主要入海河流支流沟渠排查整治,对重点区域302条支流沟渠每月监测1次,超标支流沟渠每周监测1次,强降雨后加密监测1次,以测定查,以查促改,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推动县区共管共治,确保超标支流沟渠动态清零,以支流沟渠达标确保断面及流域达标,13条主要入海河流水质持续改善;从石河水库、洋河水库、桃林口水库累计调水,向戴河、洋河、人造河、东沙河、饮马河、排洪河等补水2000余万方,确保生态基流,促进水质提升。

四是注重源头管控。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常态化巡查监管,制定《“重点企业”初期雨水收集处置整改提升工作方案》,推进中阿化肥、华瀛磷酸、金海粮油、秦港股份等4家重点企业初期雨水收集处置设施建设;制定《暑汛期厂网站一体化运行方案》,统一指挥调度,发挥海港区北调泵站、北戴河蔡各庄泵站、北戴河新区葡萄岛泵站导排作用,确保北戴河及周边地区水质安全,减少污水溢流和雨污混排问题发生;完成63个村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积极推动日处理20吨及以上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分类整治提升,做好15个设施点替代调整备案;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手段解译点位549个,确保农村黑臭水体动态随清。

五是紧盯污水处理。旅游旺季期间,全市17座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基础上,力争达到准类标准。推动龙海道污水处理厂、山海关中冶污水处理厂、第四污水处理厂、秦南污水处理厂(二污)和北部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改造工程,建设龙海道污水处理厂应急池,提升末端收水及处理兜底能力。

六是推进工程治理。为推动全市水环境治理提质增效,实现洋河、戴河等主要入海河流的有效监管,构建秦皇岛市入海河流流域水质“基因库”,以三维荧光图谱技术为核心,通过采集水质污染特征图谱,建立入海河流水基因图谱库,强化污染源精细化监管,科学精准开展河流总氮治理。

七是强化法制保障。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组织起草《秦皇岛市入海河流污染防治条例(草案)》《秦皇岛市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进一步加强我市入海河流治理和保护,推进规模以下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实现入海河流生态环境保护、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推动各项管控措施落实、落细。

八是提升数智监管水平。充分运用信息化、大数据手段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整合水利、资规、城管、气象部门数据资源,构建北戴河生态环境保障数智管理平台,搭建入海河流、海水浴场、大气、噪声4个模块,实现全市入海河流及支流沟渠全流域水系“一张图”可视化监管,形成1.5万个“污染源监管数据库”,以及31个入海河流断面、69个海水监测点位、302条重点区域沟渠、66家重点涉水企业、8个噪声自动监测点位的监测数据和470个视频监控为基础,构建风险感知系统,按照防风险、守底线思维搭建防范系统,平台实现风险隐患自动预警、自动交办、整改提示,直至问题解决,实现闭环管理。

九是保障饮水安全。制定《秦皇岛市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围绕水源保护区隔离防护工程运行维护、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农村生活面源污染防治及环境违法行为开展排查,摸清全市饮用水水源保护现状,提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水平,消除水源安全隐患。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虽然我市水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有不少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如主城区和县区建成区雨污混流问题,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问题,需逐步解决。

下一步,我市将认真梳理水生态环境问题,围绕年度工作目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持续打好打赢碧水保卫战,以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秦皇岛力量。

秦皇岛市委宣传部外宣科科长刘海滨:

感谢霍东升副局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

1.记者:今年汛期较往年强降雨频发,我市是如何应对强降雨天气的,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河流水质?

秦皇岛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庞向征:

今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汛期水污染防治工作,及时发布强降雨预警工作指令,各部门协同治水、联合发力,科学应对13轮降雨过程,推动各项管控措施落实到位。一是坚持精准治理。按照《秦皇岛市强降雨过程陆源污染精准管控工作方案》,聚焦雨前、雨中和雨后关键环节,实施全链条、全时段精准化管控措施,雨前突击预防,从河流上游(支流)向下游(干流)排查,防止农业面源、生活垃圾、养殖粪污、农村污水入河;雨中强管控,从岸边到企业排查,对重点涉水排污单位、污水处理厂、入河入海排污口实时排查和监控,防止重点涉水污染源借助降雨偷排;雨后补短板,从河口向上游排查,重点排查河口水质、拦截网、污染源水量和浓度变化、入海入河排污口情况等,分析问题、查漏补缺,消除风险隐患。二是实施“挂图作战”。绘制主要入海河流“一图两清单”,即流域河流水系与污染源分布图、河道支流沟渠协管员清单、污染源清单,建立全流域监管机制,坚持抓大不放小,对全市入海河流全流域一级、二级支流以及坑塘、边沟、湿地等进行全面摸底,纳入监管,推动河流监管向流域监管转变,形成“支流再小也有人管”的工作格局,打通了水环境监管“最后一公里”问题,管控住了污染源头,削减入河入海污染总量。三是区域联防联控联治。主动与葫芦岛市、唐山市等沿海城市对接,建立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扩大水生态环境“朋友圈”,探寻入海河流综合治理新举措、新办法;强化市直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联动,形成协同治污的强大合力。四是开展专项督导帮扶。联合市海洋和渔业局对全市74家工厂化海水养殖企业开展海水养殖行业尾水排放监督检查,对存在尾水超标排放企业开展养殖尾水治理;对全市17座污水处理厂进行体检式帮扶,推动污水处理厂规范运行,提升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

1-10月份,15个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优良比例93.3%,13条主要入海河流水质全部达标。下一步,我局将全面梳理总结工作经验,深入查摆短板弱项,深挖问题根源症结,甄别问题轻重缓急,推动城镇雨污混排、污水溢流、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和畜禽养殖粪污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解决,抓好重点企业初期雨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确保入海河流水质稳中向好。

2.记者:入海河流水质保障工作一直是我市的重点工作,请问今年我市针对入海河流水质提升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秦皇岛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庞向征: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入海河流水质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近岸海域水质稳定达标。按照“找症结、定措施、压责任、建机制”原则,我市持续开展入海河流综合治理工作。年初开展了开展入海河流管控冬季排查整治行动,从1月15日开始,集中利用2个月时间,充分利用冬季河流进入枯水期,水位低、流量小的有利时机,对全市19条入海河流污染源开展冬季排查整治行动,逐步降低入海河流污染物浓度,持续改善近岸海域水质。为落实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推进会要求,提升近岸海域水质,有效降低入海污染物总量,确保13条主要入海河流水质持续改善,从3月15日至6月30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在去年“八清”的基础上,针对海产品废弃物、清洗姜水(粉浆水)等方面的问题,增加2个清理内容,主要针对河道沟渠、入河排口、田间地头、养殖粪污、生活污水、黑臭水体、雨污管网、生活垃圾、海产品废弃物、洗姜水(粉浆水)等十个方面开展“十清”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7月至8月我市全面开启2024年旅游旺季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工作,在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以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保障期间各级干部身压一线,狠抓工作落实,我局驻守人员坚持92天不离岗、不轮休,全方位排隐患、防风险、强举措,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最强的作风,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落细落实,确保各项指令落实到位,为圆满完成保障工作任务提供坚实保障。

3.记者:近年以来,海洋环境质量稳步改善,我市采取了哪些措施改善海洋环境质量?

秦皇岛市海洋渔业局一级主任科员张佳林:

近年来,我市始终以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为抓手,坚持陆海统筹、系统治理,近岸海域和岸滩环境全面改善,全市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稳定保持100%。主要举措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陆源污染管控能力持续提升。市生态、城管、农业、水务、海洋等部门始终坚持陆海统筹、联防联动,从源头加强陆源污染管控。通过深入分析河流总氮污染症结及成因,编制完成了13条主要入海河流“一河一策”总氮治理与管控方案。2023年以来实施重点入海河流水质保障项目17个,入海河流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今年开展的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十清”百日攻坚,累计清理涉河垃圾6500方,清掏污水检查井2957座,疏通污水管网140公里,清掏雨水管线425公里,清掏雨水井3万座。持续加强养殖场户实地督导指导和禽粪污排查,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保持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1%以上。二是下大力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2018年以来全市共实施以沙滩修复和退养还海(湿)为主要内容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16个,累计完成岸线修复41.17千米、湿地整治1056.93公顷,有效恢复了重要海滩和滨海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公众亲海体验大幅提升,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发展。三是持续推进海水绿色健康养殖。将全市1841.88平方公里浅海水域划分为禁止区、限制区和养殖区三大功能布局,推动海水养殖业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2018年以来共增殖放流中国对虾、牙鲆、半滑舌鳎等水产苗种9亿放流单位,有效维护渔业水域生物多样性。四是绿色港口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组织推动港口企业对原有煤炭堆场含尘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实现了港口污水综合处理率100%、港区码头固体废物分类收集贮存或无害化处理率100%。秦皇岛港共建成高压岸电设施8套,所有专业化干散货泊位和集装箱泊位覆盖率达100%。2024年,秦皇岛港煤三、四、五期码头被正式授予全国首家五星级绿色港区称号。五是持续整治渔港环境。编制完成了秦皇岛市渔港“一港一策”建设方案,明确全市8座渔港近三年建设任务和规划,组织沿海县区渔业主管部门全面开展渔港环境卫生整治,建立健全渔港环境日常管理制度和驻港监管人员日常巡查机制,美丽渔港建设正在逐步推进。六是旅游旺季海洋生态环境服务保障能力逐年提升。构建起卫星遥感、在线浮标、入海河口在线监测和常态化近岸巡航等赤潮预警监测体系,旅游旺季近岸海域赤潮防治和水母治理能力不断增强,群众亲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沿海县区所有海水浴场建立起常态化保洁保障机制,每轮强降雨过后,各县区第一时间组织海洋垃圾清理强大队伍,开展海漂垃圾打捞和上岸垃圾、藻类集中清理,及时恢复平整沙滩,为公众提供优质的亲海体验。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陆海统筹、联防联控,围绕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的总目标,以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为主线,统筹抓好陆源污染管控、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海水绿色健康养殖、绿色港口建设、渔港环境整治和旅游旺季海洋生态环境服务保障等重点任务,持续改善近岸海域环境,打造“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秦皇岛优美滨海生态景观。

秦皇岛市委宣传部外宣科科长刘海滨:

感谢到场的各位记者朋友,也再一次向三位发布人致以衷心的感谢。本场的发布会到此结束,再见。

关键词:水生态,发布会,治理,秦皇岛责任编辑:杨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