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频道 > 专题新闻 > 专题报道

寻访“无名烈士”③丨秦皇岛市抚宁区范各庄村:英烈“无名” 精神长存

来源: 长城网  作者:武佩剑 祖迪
2021-04-02 10:16:00
分享:

  寻访小分队:记者 武佩剑 祖迪

  73年来,秦皇岛市抚宁区范各庄村西北部馒头山脚下,一直安静地躺着108名烈士。

  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唯有青山与松柏与之作伴。

  “一定要照看好烈士墓”

  三月的秦皇岛阳光明媚,但空气里还透着丝丝寒意,车拐上抚宁区范各庄村一条不知名的小路,王文斌摇下车窗,望望右手边的黑色墓碑,嘴里念叨着,“到了,烈士墓。”

位于秦皇岛市抚宁区范各庄村西北部的无名烈士墓。武佩剑 摄

  王文斌是范各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记者跟着他的步伐在略显泥泞的田间,一步步走得小心。

  走到烈士墓跟前,大家同时站住了,“以往每到清明节,村里小学都会组织学生来这里扫墓,学生们还会亲手制作小白花摆在这里。”王文斌说。

位于秦皇岛市抚宁区范各庄村西北部的无名烈士墓。武佩剑 摄

  “这碑是为纪念1948年6月第二次解放昌黎县城战斗中在此地区牺牲的战士而建。” 记者一边细细打量墓碑,一边听王文斌介绍,“1948年6月,东北野战军展开第二次解放昌黎斗争,范各庄村小学是当时的战地医院。伤员在那里经过救治后,沿山路转移至卢龙县,而牺牲的烈士则就地埋葬在村子里。”

  烈士墓的故事是老村支书告诉王文斌的。

  王文斌当上范各庄村村党支部书记的那一天,老村支书周玉林就叮嘱他一定要照看好这些烈士墓。“老村支书是经历过这场战役的,他当时年纪小,负责运送伤员,这里的烈士有些还是他亲手埋葬的。”

  第二次解放昌黎战役给国民党守军来了致命一击

  关于第二次解放昌黎的战役,抚宁区党史专家李利锋做过详细的史料查阅和资料汇总。跟随他的讲述,我们回顾了这残酷激烈的英勇一战……

抚宁区党史专家李利锋接受记者采访。

  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7年至1948年共发动过三次解放昌黎的战役。其中,第二次解放昌黎的战役发生在1948年6月。

  第一次滦东战役后,昌黎城中一直有国民党残余。失败的惨痛教训,促使国民党增加了驻守昌黎县城的兵力,加固了城防部署。

  当时,昌黎城内驻有国民党交警部队第3支队司令部及其所属的第8总队、第5总队一部和保安第21团,共有6500余人。

  1948年6月23日晚8时,东北野战军冀察热辽部队第11纵队、华北野战军第11旅和冀察热辽军区炮兵旅相配合,对昌黎县城发起了第二次攻击。

  24日中午,攻城部队攻下桃花山、东山和西山国民党碉堡,随即向城关发起攻击。当日晚,占领东、西、南、北城关,将敌军全部压到城内。

  25日上午10时,攻城部队占领鼓楼。此次战斗,国民党守军大部被歼,生俘中将司令汤毅生、少将参谋长薛涤愁、第5总队少将总队长周铭勋、第8总队少将总队长兼城防司令李资深等多名高级军官。

  李利锋告诉记者,“我军攻克昌黎县城后,敌人大为震惊。第二次攻打昌黎的胜利,使得国民党‘东北华北联防计划遭到了彻底的失败,为我军东北战场的战略反攻奠定了基础。”

  你们从战火里走来 换得一方安宁

  70多年过去了,范各庄村村民也曾多次想为当年的无名烈士找到家人,让英灵魂归故里。

  “他们在这里牺牲,埋葬在这里,他们牺牲的时候还很年轻,有的连个后人都没有。”王文斌说,村里亲历那场战役的人已经都不在了,烈士们虽没能“回家”,但村民们倒是经常自发前来祭扫、献花。

范各庄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文斌定期会来清理墓碑周围。武佩剑 摄

  “老书记的嘱托不能忘。”王文斌告诉记者,他最大的愿望是能把墓碑修缮一番,再修建个陵园,“烈士们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也应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躺在这里的人没能走出战火的硝烟,却换来一方土地的安宁祥和,历史终将有迹可循……

关键词:烈士,秦皇岛责任编辑:武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