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频道 > 今日聚焦

秦皇岛市“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优化自然生态专班)全程实录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张琦
2021-04-29 15:15:03
分享:

秦皇岛市“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优化自然生态专班新闻发布会现场。长城网记者 张琦 摄

长城网4月29日讯(记者 张琦)4月29日上午9时,秦皇岛市“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优化自然生态专班新闻发布会在秦皇岛日报社新闻发布厅召开,全程实录如下。

秦皇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张建军: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本场发布会为秦皇岛市“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系列新闻发布会优化自然生态专场,我们邀请到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远,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孟祥跃,市住建局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科科长刘文涛和市农村农业局植保站站长董立新来介绍我市优化自然生态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

首先,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远介绍具体情况。

秦皇岛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远

各位媒体朋友们:

上午好!欢迎大家前来参加秦皇岛市“三重四创五优化”优化自然生态专班新闻发布会。下面我代表市优化自然生态专班向记者朋友们介绍一下全市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情况及今年“三重四创五优化”优化自然生态专班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市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情况

(一)空气质量大幅提升

2020年,全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97天,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34微克/立方米,完成了省定35微克/立方米的目标任务,首次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二)水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最好”

2020年,全市10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3个地级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旅游旺季期间,石河、洋河、戴河等13条主要入海河流全部达到Ⅲ类水质,北戴河区8个浴场水质全部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好于去年同期,实现历史最好水平。

(三)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基础不断夯实

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管控任务,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2018年以来,未发生因耕地土壤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超标、因疑似污染地块或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不当等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

二、今年优化自然生态专班工作开展情况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圆满完成市“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优化自然生态专班”的任务目标,优化自然生态专班将采取以下措施,全力推进建设美丽港城。

(一)精准防治大气污染

深入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四十条措施,加强污染物、污染源和污染区域的协同控制,确保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和PM2.5平均浓度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1.调整能源产业结构。积极推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生产过程智能化改造和公转铁项目建设,推进城市周边地区玻璃、水泥企业和商砼搅拌站退城搬迁。严格控制钢铁、火电、水泥等重点行业企业煤耗量,加快推进燃煤锅炉、工业炉窑的技术改造和清洁能源替代。2021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稳中有降,达到省下达的煤炭削减目标。

2.强化散煤替代和煤质管控。推进重点区域的清洁取暖工作,在上风向区域内实行电代或气代全覆盖。综合运用各种科技手段,及时发现和查处散煤复燃问题,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储存、销售劣质散煤行为。打击使用劣质燃料散煤做到三个百分百,销售网点的抽检覆盖率达到100%,洁净型煤、生物质成型燃料抽检覆盖率达到100%,重点用煤单位煤质抽检覆盖率达到100%。

3.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按照市政府常务会刚刚通过《秦皇岛市2021年扬尘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方案》,严格落实工地在拆迁和建筑施工等各个时期监管部门的责任和管控要求。通过住建部门树立“标杆工地”和召开现场会的形式要求全市所有建筑工地提升扬尘管控水平,要求所有渣土运输的车辆,全部安装定位系统,并与市大气污染防治调度中心监控平台联网。同时,探索推进北戴河、海港区综合抑尘项目,重点路段配备“微雾”系统。

4.推进VOCs的深度治理。通过降低臭氧前体物生成,全面推进VOCs深度治理,全市141家涉VOCs企业“一厂一策”编制治理方案,谋划实施北京首嘉钢结构、秦冶重工、川港专用汽车制造、泰运专用汽车制造、兴民伟业建筑总计5个源头替代项目。同时,在海港区、开发区要建设2个VOCs治理示范区并开展8个深度治理项目。

5.强化移动源管控。制定下发《秦皇岛市重型柴油货车尾气排放达标整治专项方案》、《柴油货车联合执法路检路查及监督抽测计划》,进一步规范重型柴油货车定期排放检验、路检路查工作。强化重点用车单位监管,4月底前安装(升级)门禁系统;制定《秦皇岛市2021年非道路移动机械综合整治攻坚行动方案》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执法抽测工作力度,确保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全部编码登记,配备电子信息采集卡,消除冒黑烟现象。

6.扎实落实精准管控。结合《秦皇岛市不利气象条件下大气环境质量差异化管控方案》要求,区分高架源、城区周边、重点VOCs行业三个不同领域,分类施策,对全市124家企业实施精准管控。

(二)系统防治水体污染

2021年,力争纳入国家、省考核的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100%,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目标的断面比例达到80%以上,三个地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Ⅲ类以上标准要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不出现反弹。

1.深化河湖长制和湾长制。充分发挥“河长制”工作机制,利用河长巡河、踏河契机,督导问题整改,压实各级河长责任和属地责任,推动提升水环境质量列入河湖长制工作重点。持续深化“湾长制”,推动重点河口海湾综合整治修复,构建综合监管体系,有针对性地提出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环境监管等整治措施,实现水质不下降、生态不退化、功能不降低,重建绿色海岸,恢复生态景观。

2.实施市县雨污分流改造。全面加强污水管网建设提升污水收集能力,全面加快城市建成区雨污分流改造,到2021年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率均达到95%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90%以上。加强调配分流管理,解决雨天污水外溢问题。推进城区老旧排水管网改扩建工程,对跑冒漏现象严重的管网进行改扩建。

3.持续强化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一是持续推进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巩固提升县级水源地水源安全保障水平,加强昌黎县后孟营水源地治理;开展“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二是做好饮用水源监测和风险防范。完善水源地监测监控体系,定期开展水质监测、水源评估,并向社会公开;加强应急备用水源建设。三是持续加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环境违法问题整治力度。巩固饮用水水源地专项行动成果,健全水源地保护长效机制,防止违法违规问题反弹。

(三)积极防控土壤污染风险

全面推行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定时间表、压实责任,有序治理农用地土壤污染,推动受污染耕地实现安全利用。分用途开展建设用地风险管控,落实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动态更新疑似污染地块名单、污染地块名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推进建设用地污染土壤水泥窑协同处置等方式处理,实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稳定提升。加强重点行业企业土壤环境监管,定期对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周边土壤进行监测。进一步调整优化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结构,逐步推动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与实际需要基本匹配,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倾倒处置违法行为,有效防范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风险隐患。

秦皇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张建军:

下面,请记者就所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

1.记者:2020年我市水质情况如何?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秦皇岛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孟祥跃:

水质情况:

2020,我市10个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水质优良比例80%,3个地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2020年旅游旺季期间,13条主要入海河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北戴河8个海水浴场全部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要求,水质好于去年同期水平。2021年第一季度,我市10个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水质优良比例90%,3个地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水污染防治工作成效:

一是圆满完成2020年旅游旺季环境保障工作,成立秦皇岛市旅游旺季生态环境保障指挥中心,整合了生态环境、海洋渔业、水利水务、城市建设等部门的各项信息和监控数据,为实现旅游旺季各项环境质量好于往年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增强应急能力建设,在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和北戴河新区建立了4个物资储备库,具备日处理1-1.5万吨水循环处理能力,为科学治水、精准治气提供了物资保障。强化工程保障,确保精准发挥效益,有力地确保了13条河流水质达到Ⅲ类。

二是加强入海排污口溯源排查整治,根据生态环境部交办的《秦皇岛市入海排污口清单》,我局组织各相关县区对辖区内入海排放口逐一点位进行了现场核实,相关溯源工作正在进行。开展入河排污口优化和规范化建设,建立入河排污口动态管理台账,严格控制入河排污口水质排放标准,持续推动入河排污口排放状况改善。

三是加强工业污染源监管,大力推进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督导重点排污单位全部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设备并联网,利用远程监控手段,及时发现超标排放情况,及时预警,及时处置。加大工业集聚区监管力度,加快完善工业园区污水治理体系,实现园区内工业企业废水统一收集,集中处理,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稳定达标运行,集聚区内工业企业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设施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企业废水预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间接排放标准方可排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确保在线监控数据实时达标,发现超标,及时查处违法行为。

四是大力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我市先后完成了3个地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5个县级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正在大力推进“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实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工程,努力做好饮用水水源风险防范,完成市地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应急预案编制;加强日常巡查、检查,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各种污染源和各类非法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排查整治,防止违法违规问题反弹。

2.记者:秦皇岛市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成效明显,为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贡献,好的经验做法是什么?

秦皇岛市住建局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科科长刘文涛:

答:2021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起步之年。我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严格按照省、市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要求,抓好落实,扎实做好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具体实践中,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严格监管。按照《河北省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市县区两级住建部门联手,严督查、找问题、抓整改,着重开展抓苫盖、抓喷淋、抓围挡、抓冲洗、抓绿化、抓监测等“六抓”行动,一季度开展监督检查1959次,对扬尘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14份,停工整改通知书5份,行政处罚5宗,处罚金额21万元。

二是强化管控。主要是针对污染天气期间加强施工扬尘污染防范。今年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仍然严峻,一季度全市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4次,共28天;强化管控4次,共12天。在污染天气预警响应期间,强化了监管措施,我们市县区两级住建部门采取现场督导、视频检查等方式,抓好重污染天气期间建筑施工工地应急响应措施落实,对顶风违规的项目给予了顶格10万元的处罚,对30个存在问题的项目进行了通报。

三是监管与服务保障并重。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做到工作关口前移,既抓好扬尘污染防治,又积极服务企业,为工程建设推进提供服务保障。本着“提前介入、联动实施、现场督办”的原则,我局制定并下发了《施工许可前建筑工地扬尘管理措施》《建筑工地扬尘防治明白卡》,局内相关单位实现联动,减少对企业的打扰。认真把服务做到位,今年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六保”“六稳”要求,不搞简单粗暴的“一刀切”。为了支持项目建设,采取了差异化管理措施,会同相关部门对优质项目积极推荐纳入环保正面清单,先后帮助34个项目列为环保服务保障对象。

抓好大气污染防治丝毫不能放松,下一步我们要继续不懈努力,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管理、更好的服务,为秦皇岛的蓝天白云做出应有的贡献。

3.记者:农药问题一直是百姓关心的一项热点问题,请问我市在推进农药减量方面有哪些举措?

秦皇岛市农村农业局植保站站长董立新:

答: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是农业部2015年提出的,对于此项工作,我局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农药减量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农药减量工作的开展,2015年以来,通过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市农药减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我市农药使用量从2015年的5892吨下降到2020年的3500吨,农药使用量比2015年减少了40.6%,2019年、2020年我市山海关区、卢龙县分别被评为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县。

2021年我市将持续推进农药减量工作,目标任务是农药使用量比上年减少2%以上。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加强监测预警,精准施药减药。年初组织开展病虫基数调查,定期进行病虫发生趋势会商,提高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创新信息传播方式,提高预报信息覆盖面,指导农民掌握最佳防治时期,减少盲目用药,以准确预报促精准用药,实现减量节药。二是加强技术培训,科学用药减药。大力开展安全用药、科学用药技术培训,指导农民抓住防治关键时期用药,对症下药,轮换用药,合理复配混用农药,提高用药准确性。进一步加强禁限用农药销售和使用环节的监管,建立健全农药经营许可制度,确保农药市场规范有序。三是推进绿色防控,创新方法减药。在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绿色防控,在全市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今年计划建立30个绿色防控示范区,示范区集成生物、农业、物理、化学综合防治措施,带动周边实现创新方法减药。四是推广先进药械,减少浪费减药。引进新型高效施药机械,推广低容量弥雾、静电喷雾等精准施药技术,提高农药附着率、降低农药飘逸损失,减少农药跑冒滴漏,大力推广旱地自走式喷雾机、高地隙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机保机械,加速淘汰技术落后的喷雾器。五是倡导统防统治,专业服务减药。大力扶持专业化服务组织,不断完善服务模式,积极为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提供技术培训、指导和服务,通过组织技术培训、示范观摩、经验交流等活动,促进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提规模、增能力、上水平,同时,依托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探索提高地面植保机械的智能化、高效化、精细化水平的方式方法,实现专业服务减药。

秦皇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张建军:

提问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关注,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

关键词:发布会,自然生态责任编辑:杨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