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路,农民大赚黄瓜钱
“你找田锡川?喏,在那边呢。”在昌黎县新集镇小营村,说起田锡川,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田间地头,棚里棚外,到处都能看到这个56岁农民辛勤的身影。这个出自民间的“传奇人物”,率先引进和改良新品种,采用新技术……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如今已成为闻名当地的科技示范带头人。 初次见到田锡川,朴实的笑容让人很难将这个平凡的农民和科技带头人联系在一起,在他的引领下,记者走进蔬菜大棚,满棚的绿色叫人眼前一亮。田锡川介绍说,这些就是马芳营旱黄瓜,与传统的黄瓜相比,它的抗病能力更强,产量也更高。“当初引进这个品种,着实费了一番功夫。”田锡川回忆说,为全面掌握蔬菜生产技术,除了购买技术书籍外,只要听说哪里有蔬菜技术培训班,他就去学。“那时的我就像个求知若渴的孩子,每天看书到深夜都不觉得累。” 用科技武装头脑,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型农民,是他的信条。在他的努力下,占地2.5亩的旱黄瓜当年喜获丰收,亩效益达3万元。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蔬菜大棚的效益从2004年的3.5万元、2005年的4万元到2006年5.2万元,2007年,效益突破6万元。 在田锡川的蔬菜大棚,各种新技术应用其中:采用优型日光温室结构,利用自动卷帘技术,解决抵御风寒灾害性天气和人力劳作问题,利用白籽南瓜做砧木嫁接旱黄瓜,解决产量偏低的问题,运用黄板诱杀物理防病虫害技术、滴微灌溉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等无公害蔬菜生产新技术,使得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度提高……用他的话说,科技是永远没有尽头的,只有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才不会被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所淘汰。 田锡川的成功带动了本村经济的发展,周边很多村民也建起蔬菜大棚。那些质疑他的人也改变了态度,纷纷向他请教种菜技术和经验。“我想把我所掌握的东西都传授给他们,看到村里更多的人富起来,我心里也觉得高兴。”在他的带动下,全村蔬菜种植业飞速发展,小营村成为全县设施蔬菜示范区,吸引周边大量参观者前来。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蔬菜“价格战”愈发激烈。田锡川始终坚持“以质量取胜”,高品质的蔬菜质量取得了客户的信赖,不但自己的蔬菜销往各大菜场,卖到了较好的价位,还帮助部分菜农解决了销售难题。田锡川还配合村里注册了“小营”牌蔬菜商标,更好地发挥了蔬菜生产的品牌优势。 本报记者 郭丽冰 通讯员 贾一凡刘艳丽 |
关键词:昌黎县,黄瓜,技术改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