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变革,大学如何接招?
“如果新高考制度下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未能及时与时俱进的话,则可能会导致大家误认为是这次新高考改革有问题。但实际上,问题可能出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没有跟上新高考改革的步伐。”上海大学原副校长叶志明教授表示。 “高考”承载着中国万千学子的升学梦,甚至其家庭的命运也因这场考试而改变。当下,高考也面临着改变。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选择了上海市、浙江省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其中,上海市根据文件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4年启动本市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2017年整体实施。到2020年,初步建立符合教育规律、顺应时代要求、具有上海特点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对此2014年时任上海大学分管本科教学与招生就业工作的叶志明副校长指出,“如何充分用好经由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释放的政策红利,是目前上海大、中学校必须直面的问题。” 同时叶志明认为,“考验高校招生智慧的时候到了。当众多大学同台PK,如何向考生展示并认同自己的办学特色,如何通过合适的方法招到适合自己的学生,各大学都需要进一步求解。”(文汇教育,2014-09-21) 上海大学早在2011年就已在招生培养制度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变——按大类招生,除个别专业外,入读该校的学生将首次不分专业,进入文社、经管、理工三个大类学习。第一学年后,根据学生的意愿并综合其高考成绩、第一学年成绩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等排序,进行专业分流。 面对新高考制度,中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如何与时俱进?围绕新高考改革下的高校招生及专业建设话题,《麦可思研究》(以下简称《麦》)请叶志明教授分享了其相关工作经验与观点。 《麦》:您认为在新高考背景下,高校应具有怎样的招生智慧? 叶志明: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实际上,目前大多数高校还没做好应对准备,尤其是新高考改革究竟会对高校的生源结构带来怎样的变化,根据变化如何因材施教。面对该问题,可能多数高校还处于一种比较被动的状态。譬如说,新高考制度下高校需要通过考生的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以及综合素质评价等对考生进行全方位考察,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使学校精准选拔到人才呢? 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人才选拔时,应学会如何在遵照现有的招生规则的前提下,不失个性和特色地选拔到符合自身期待的生源。有研究已表明,高分不一定高能。比如说高考中的“状元”,只能代表这个学生高中时期学业上的成功,并不一定代表这个学生未来一定也会出类拔萃。 因此我认为,面对新的高考制度,高校必须有一套适合自己学校的完善、严谨的招生选拔标准,一定不能按照唯分数论的人才选拔模式去吸引选拔人才,要清楚自己期待什么样的生源。同时,高校之间在争夺生源方面的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各高校深入到各高中去建立适合自己学校特点的生源基地等手段也已成为争取优秀生源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也应该自主探索更多的人才选拔新方法,使学校的招生录取更加适应各类人才的选拔,更加适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 《麦》:对于新高考改革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互相作用,您如何看? 叶志明:新高考改革直接涉及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问题,即当文理不分科时,人才培养如何与时俱进,如何能因材施教?尤其是2017年到2020年期间,在全国还未全面建立起新高考制度的情况下,譬如说某高校在本地招生时文理是不分科的,但在其他省市招生时却是文理分科的,如果该高校没有及时做好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把知识结构、学业水平差异较大的学生放在学校原有的模式下统一培养,必然会出现问题。所以说,新高考改革下高校内部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改革,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新高考制度下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未能及时与时俱进的话,则可能会导致大家误认为是这次新高考改革有问题。但实际上,问题可能出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没有跟上新高考改革的步伐。新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仅是高考制度有了变动,但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旧老一套,那就等于不负责地把这批通过新高考入学的大学生当作实验品而敷衍对待。 另外,新高考改革下高校还需有更科学的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尤其是对于高校管理者而言,我认为一定要明白这次高考改革为什么要这么改,其次这么改对高校将产生哪些直接影响或带来怎样的变化等。同时高校管理者还需清楚自身的大学生培养目标是怎样的,毕业生毕业去向是怎样的,如何才能完成所设立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在新高考“指挥棒”下,改革既涉及整个基础教育培养模式的改变,也涉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因此是全方位的一场教育革命。对此,高校必须与中学进行良好的衔接,必须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化改革,而不是简单地调整应对。 《麦》:结合上海大学的招生改革工作经验,对于新高考改革下高校的专业建设,您有何建议? 叶志明:上海大学从2011年开始实施大类招生,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招生改革,帮助或因高考成绩欠佳或对报考专业认知有误等各类原因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大学学习后,在充分了解专业、了解自身特点的情况下,相对更理性地选择专业学习方向,尽量避免“一报误终身”的情况发生。据我了解,有些毕业生因为在不喜欢、不适合自己的专业被动学习四年后,一毕业就去从事了与专业无关的工作。 近几年按大类招生的高校越来越多,已渐成趋势。上海大学2017年依旧按大类招生,我觉得我们的这一招生改革策略还是比较有前瞻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招生优势。不过按大类招生在赋予学生更多选择自主权的同时,在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作用下,必然会加剧各专业之间的竞争,特别是那些没有或少有学生选择的专业,很有可能被淘汰。 而为了不被淘汰,这就要求高校各专业必须重视内涵建设,跟上社会的发展潮流。尤其是负责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院系领导,在深度思考后还需为之付诸行动,不能坐等着看别的学校是如何应对的。新高考改革,也是高校及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新机遇。 同时还需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生选择专业和大学时,已不必再单纯跟着学校批次走,那么品牌专业、优势专业无疑将有利于高校对优质生源的吸引。但是我想提醒高校注意的是,有些学生填报志愿时可能更看重所报考专业是否有优势,有些学生则可能更看重所报考学校品牌的影响力。 也就是说每个学生的需求和选择都会是不同的,高校不能过于集中资源和力量建设某一个或几个品牌专业、优势专业,想以此招揽优质生源。另外,如若有些专业的设置过窄,培养模式过于单一化,则可能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无法适应未来社会或者市场的变化,从长远考量,难以成为具有发展潜力的复合型人才。 《麦》:在您看来,外部第三方机构对此次新高考背景下的高校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可发挥怎样的作用? 叶志明:我认为外部第三方机构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高校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中的一些问题。举例来说,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与基础教育、大学招录制度等进行良好衔接,如果衔接不理想,必然会在学生未来的学习及就业过程中呈现出各式各样的问题。 对于工作中的不足之处,高校如何及时发现并及时解决呢?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外部第三方机构对高校是非常有帮助的。一方面,一些高校有时候对于存在的问题,由于精力有限等原因而难以顾及,难以及时发现或抓住,并予以及时解决。另一方面,一些高校会主动收集整理自身管理运行中的数据,以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但学校自发行为相比于外部第三方机构,可能会存在对问题的判断更具主观性的问题。 因此我认为,外部第三方机构能够更客观地反映高校在某些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继而帮助高校在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发现、提出并解决“真”问题,而不是“假”问题。 |
关键词:高考,变革,大学,教育 |